旧文: 从群众到群众

从群众到群众——影片《走进毛泽东》观后感

此为旧文,时间不详。

  一个湖南的细伢子,竟成了国家的主席。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从黄土中来,归尘土离去。从书中,理论中,从磅礴的诗词,从伟岸的名言看到不到真正的毛泽东,看到是国家的主席,党的书记,是开国元勋,是诗人,是军事奇才。

  只有从史料里细致发掘,静心感悟,毛泽东才是有血有肉的毛泽东,这不是否定那些超越世纪的战略,彪炳史册的功绩,反而从“细枝末节”入手,从未耀眼世界的时光开始,才能对那个时期的基本国情,才能对毛泽东先进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
从群众到群众。毛泽东从广大的人民群众来,他又时时强调要到群众中去,不仅是证明农村,农民有革命的土壤的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,不仅是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的群众路线,无论何时何地毛泽东心里装着人民。

  从长江浪头,到和老朋友的幽默谈话,毛泽东是立体的,有血有肉的、亲切的,和万万群众是一致,不是什么万寿无疆的神,毛泽东情切的谈到:“同志们,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。毛泽东死了。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。他死得好。如果不死人,从孔夫子到现在地球就装不下了。新陈代谢嘛。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。”

$\qquad$这部纪录片独具匠心,并没有从“大道理”入手,而从“平常巷陌”入手,谈谈毛泽东的青年时光,谈他最初的理想——“当一名教员”,谈“强调要抓住枪杆子, 却又几乎不拿枪”,谈想去长江畅游,谈年轻几乎溺亡而后挥洒墨水,书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水击三千里”,谈自己是“时势造英雄”,谈和国际好友开“Paper Tiger”的玩笑。

$\qquad$从影片中能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毛泽东,一个亲切,和隔壁邻居那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没什么不同。但就是从这些琐屑的记录中,能看到思想上印证,书本上的人不仅是活生生的,书本上的人的思想也是活生生的。毛泽东拒绝“大元帅”,为胜利不为虚弱,关切第三方世界国家革命,关注世界人民的解放。

$\qquad$所以我想,这部片子是都要去看的,未来还要多多拍这样的片子。长期以来,历史上那些伟光正的人物,无不是被塑成了雕像,是一个模板,是一个范式,而不是一个人,从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,从超越时代的哲学理念,是无法共情的,就像古时,著书论道皆是文言,而闲暇交谈却近似白话。只有通过最贴近历史的描述,有原话的放原话,有历史景象的便贴出原片。只有通过最直接的方式,才能够超越时代,才能使当下的我们和那个从未谋面的人产生最紧密的共情。

$\qquad$ 不了解毛泽东的日常,不去了解,那些看似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激荡的岁月来说无关紧要的碎片,就无法真正了解毛泽东,就无法真切了解毛泽东的思想。毛泽东是心系人民的,把毛泽东摆在大雅之堂的尊位上,是不可能真正了解他的,了解毛泽东,不仅要从哲学上、军事上了解毛泽东,更要从生活上了解毛泽东,更从当下的田间地头了解毛泽东。

$\qquad$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法宝,毛泽东是处处想着人民的,从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,毛泽东的理论是根植于人民的,想要了解毛泽东的思想,就不能不把握当今中国最广大最底层的那些群众的生活,只有通过靠哈当下的群众,才能对毛泽东的理论有最深刻的认识,才能对毛泽东思想作正确的利用。

$\qquad$ 前些年月,对毛泽东同志的批判很凶,对他犯的一些错误,甚至根本谈不上对与错的事情大肆批判。这些人对毛泽东的思想不够了解,对毛泽东的历史不够了解,对毛泽东不够了解,对中国最广大的人民不够了解,他们不过是荒诞的笑话。本来,我们不过就一笑了之,“唯沉默是最大的轻蔑”,但是这群害虫,将魔爪伸向那些涉世未深的青年,有些青年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,没有自己的思想,就加入着混乱的大军,这是要立即纠正的,否则将贻害千年。这不纪录片就是很好的方法。

    他叫你们去读书,
    他说你们是太阳,
    他说年轻人有希望,

  我们青年应当不辱使命。
Built with Hugo
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